血檀在近几年的表现颇为惊人,2012年以前还是默默无闻,2013年突然一跃冲天,但可惜的是,2014年出现了跳楼式降价,赞比亚血檀上演的剧情如同其名,很血腥,很暴力。作为一个没有历史沉淀的新品种,赞比亚血檀究竟是昙花一现,还是受大行情牵制表现乏力?
2014年11月,赞比亚血檀提单价1.5万/吨,现货价1.9万/吨,价格开始拉锯战,但是颓势无可挽回;僵持到2015年一月份,提单价降到了1.3万/每吨,但是现货价则报出了1.4万,赞比亚血檀价格正式进入倒挂期,国外出口商和国内经销商开始了痛苦的疯狂甩货。羊年元宵节后的血檀现货报价是1.3万每吨,算是跌回到2011年时的价格。
赞比亚血檀彻底成了市场上的“包袱”品种,从无到有,盛极而衰,血檀用了四年时间。几多欢喜几多忧愁,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,供应商和经销商,以及每次降价前拿货的投机者。
综合各方意见,我们从国外和国内两方立场做以下分析。
在产地国,华人供应商的天敌是森林警察和华人同行,突如其来的检查和同行之间的举报,让人防不胜防。2014年的夏天以后,华人供应商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:赞比亚当地的印巴人。从林场囤货到马拉维拍卖,印巴人的大量囤货和高出成本的竞价让华人供应商顿时清醒:拿到拍卖物的文件就相当于可以把血檀按照正规商品申报出口,运输成本会大大缩减。印巴人的拿货意图,我们不去妄加揣测,但是给华人供应商的压力却是实实在在的。2014年11月份以后,赞比亚血檀的出口量下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。
国内行情不振,供应商缺乏动力;赞比亚传统雨季,只能发库存;产地国政策趋严;同行间的竞争加剧,特别是印巴人的加入。利润空间备受挤榨的时候,个别供应商就动了歪脑筋,让很多国内经销商苦不堪言,甚至血本无归。如果说,国内大行情低迷造成赞比亚血檀低位运行是趋势使然的话,货柜的严重亏吨就是真真的人为因素了!国内经销商拿到的柜子,轻者亏3到5吨,重者亏十几吨,更有甚者,开柜一看,全是整袋的黄沙。赞比亚血檀的高成本,高风险运营,给了刚果血檀马拉维血檀和坦桑血檀一条生路:经销商觉得少赚总比亏本强。赞比亚血檀高仿了檀香紫檀,其他产地的血檀高仿了赞比亚血檀,真是应了那句话“出来混,早晚是要还的”,刚果血檀的进入让本就混乱的市场,更加不堪。
开春以后,经销商去库存心切,因为赞比亚雨季已过,必将会有新货补充进来,截止发稿,个别商家的赞比亚血檀带皮通货报价是1.2万/吨。那位做紫光檀的朋友说,货是2.4万/吨的成本,企业要运转,亏再多也要卖的,还开了句玩笑话,2013年紫光檀之殇,已经丢了半条命,这几百吨的血檀不知道会不会要了她剩下这半条命,还好,货好不愁卖,只要赔得起
据称,北京一位玩紫檀的资深专家一次就收了近千吨的血檀,这说明赞比亚血檀已经引起业界重视。在不久的将来,能给予身份的那个国标向其抛出橄榄枝,也不是不可能。说句不该说的话,国标之所以能成为行业标准,应该是促进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才对,而不是各方势力的妥协结果。对中国经济而言,2015年将是关键一年。两会已落幕,地方政府应该是摸到了中央政府的底牌。种种迹象表明,国家要给房地产松绑。楼市是木材行情的风向标,即便楼市要戴着脚镣跳舞,对木市也必将是一个鼓舞,由此可以断定,木市会逐步回暖,行情会稳中有升。需要指出的是,赞比亚血檀走秀已经谢幕,不管是金星血檀还是牛毛纹血檀,莫要带着暴利和投机心态去经营,稳健的发展才是可持续之道。
出道四年的赞比亚血檀,真的没有必要去抱檀香紫檀的大腿,做好自己,被行业和消费者认可才是是王道。